日前,商务部发布消息称,中国与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冰岛自由贸易协定将于2014年7月1日正式生效,该协定将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诸多领域。
另外,中国政府此前宣布,中国与另一个欧洲国家的自贸协定——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也将于今年7月1日生效。
随着中国与欧洲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不断取得进展,中欧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但是,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加和升级。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制造业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中欧双方贸易重合度逐渐提高,从中长期来看,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在所难免。
中冰协定生效在即
中冰自贸区谈判于2006年12月启动,在2013年1月结束实质性谈判。2013年4月,中冰双方正式签署协定。记者从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人士处了解到,中冰的此项协定涵盖领域较广,其中,货物贸易方面,双方最终实现零关税的产品按税目数衡量均接近96%,按贸易量衡量均接近100%。
上述商务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与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中冰自贸协定不但将有力地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冰关系的长远发展注入巨大活力,还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冰自贸协定的一大亮点就是《关于自然人移动》的协定附件,双方还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有鉴于此,未来,中国有技能的人才如厨师、医师、武术教练等将有望去冰岛就业。
冰岛商界同样对自贸协定即将带来的中国机会寄予厚望。冰岛西南海岸厄尔夫斯市市长奥玛松就称,该市虽面积和人口规模不大,但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还有较完善的港口设施,方便从事国际贸易,希望借中冰自贸协定生效实施之机,加强与中方经贸合作,并欢迎中国企业前来投资。
与此同时,也有西方学者不断指出,中国与冰岛签署自贸协定,从更深层意义来说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北极发展战略需要,包括参与北极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北极航道全年运行所需的港口、船舶维修站等条件。预计到2020年,中国外贸5%至15%的货物有望通过该航线运输。
重点应对贸易摩擦
一直以来,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就在不久前,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玻璃作出了“双反”终裁,并借此将贸易摩擦向新能源产业持续蔓延。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可再生能源贸易救济报告》指出,2008年至今,世界范围内发起的针对生物燃料、太阳能和风能产品的反倾销案和反补贴案中,欧盟启动的贸易救济调查最多,共计18起,占案件总数的2/3,美国和中国分别为8起和5起。
面对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商务部正在与欧盟探讨,在中国与欧盟部长级经贸混委会框架之内,建立贸易摩擦的司局级预警机制。
“当发现有贸易摩擦倾向时,双方提前通过磋商和交流信息来减少和避免争端,这是未来中欧解决问题的方向。”孙永福举例称,商务部相关部门会搜集一些外贸信息,例如中国某个商品出口量增长是否太快了,或者价格是否太低了,欧盟的相关产业是否可能受到冲击。如核实信息属实,双方就要沟通协商,看怎么通过业界的交流来解决问题,比如中国可能要采取措施,控制无序的增长和低价竞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表示,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当中,各国对于贸易保护的要求不是很强烈;从中国来看,今年以来,对于进口的管理采取了放松管制的措施,促进贸易平衡;此外,中国和欧盟都很看重彼此之间稳定的贸易关系。
“中国不仅是欧盟低价消费品的重要来源,还是欧盟制造业的重要供应商,更是发展迅速的出口市场,欧洲国家以后会关注我国的补贴政策、市场准入,今后这方面的案件值得关注。”桑百川如是告诉记者。
信息来源:中国贸易报
(责任编辑:xie_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