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经贸新闻 >

中国部署海绵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灾害应对能力

时间:2015-10-12 16:50来源: 点击:0

中国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灾害应对能力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9日在北京表示,将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镇具备吸收和释放雨水功能,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未来,70%的降雨有望实现就地消纳和利用。国家将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相关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这些年,每到汛期,城市内涝的新闻频繁出现。据统计,中国六成多的城市都发生过内涝,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也难以幸免,“城中看海”成为民众无奈的调侃,也一再暴露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短板”。记者在北京街头随机了解了老百姓的看法:“排水可能设施不够完善,要不然不会造成地面积水很严重(的情况)。前几年,北京那场大雨就淹死好几个人。北京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相关部门、政府更加完善一下。”

“出行特别不方便,危险系数也比较高。这么一点雨那么短速的就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政府还是应该注重长远工程。”

内涝问题只是“城市病”的一个表象。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建设显著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结构,城市“大雨必涝,雨后即旱”,带来了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日前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设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具备吸收和释放雨水功能,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举行的例行政策吹风会上,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表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意味城市规划建设观念的转变,这将极大提升城市功能。政府为此设定了目标和时间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70%的降雨实现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

目前,中国已有130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国家确定了16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表示,国家将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储备制度,避免大拆大建,并重点做好几项工作:“城市新区建设中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老城区要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更新等(开展)。加强规划建设管控,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措施,使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绿地,水系等具备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使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到有缓解’的实效”。

据介绍,中国政府将创新建设运营机制,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此外还将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用于相关建设项目。


(责任编辑:xie_hua)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 版权所有: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Copyright ©2019 jswqx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协会地址:南京市中华路50号国贸大厦29楼 邮编:210001 传真:025-52323761 邮箱:js_wzxh@163.com
  •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14010449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614号

  • 扫一扫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