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经贸新闻 >

自贸区热需要冷思考

时间:2015-04-28 14:10来源: 点击:0

自从2013年9月我国首个自贸区在上海成立后,全国掀起了一股自贸区申请热,多地相继传出“我们也要搞自贸区”的传闻。

2014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中国将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时,对已有的上海自贸区进行扩区。

令多数人感到不解的是,自贸区既不能突破土地红线,又非政策或者税收洼地,大家究竟在争什么?为什么都急着要建自贸区?

一个尴尬的现状是,当多地政府都在轰轰烈烈申办自贸区、要求建设自己的自贸区时,那些原本“应该比政府官员更激动”的企业家们,似乎对此并不“感冒”。

近日,在由复旦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SMU)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复旦-新大国际论坛上,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表示,他所带领的团队此前针对厦门自贸区建设问题,在企业家和政府部门中做过调研。调研结果是,在厦门这一自贸区前沿阵地,不仅企业家不知道自贸区是干什么的,就连很多政府部门对自贸区建设情况也并不太了解。“比较清楚的是商务厅、管委会等,很多部门都不清楚自贸区要做什么。”

而厦门的企业家,朱孟楠用“一头雾水”来形容他们目前的状态。“这说明顶层设计非常好,但与某些社会部门、尤其是企业联系不够。”朱孟楠建议,自贸区做顶层设计时,应当邀请大企业来共同参与,“自贸区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是,当地领导层有没有强烈的开放意识?有的话,是不是普遍性的?还是只是你有,我没有”。

作为自贸区中的“老大”,上海自贸区一直坚持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经验。但在高校自贸区智库学者眼中,自贸区仅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福建还是要做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主线,自贸区围绕‘海丝’来做才有意义。”朱孟楠说,自贸区不应仅立足于可复制经验的推广,“这样档次就低了,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经验经过若干年运作,形成规则,这个规则要跟国际规则接轨”。

美国当前正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为两翼,意图构筑21世纪的国际贸易新格局。而上述两个协定,均未将中国纳入其中。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说,如此国际形势下,目前存在的4个自贸区,远非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而已。“自贸区不是自己关起门来玩儿,而是为了开放、输出。”邵宇说,这些自贸区,应当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他预计,现有的4个自贸区可能还不够形成完整的支点,“未来在云南、西藏、北部湾等方面有更多的开放举措,整体来说可以构起新的格局”。


(责任编辑:xie_hua)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 版权所有: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Copyright ©2019 jswqx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协会地址:南京市中华路50号国贸大厦29楼 邮编:210001 传真:025-52323761 邮箱:js_wzxh@163.com
  •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14010449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614号

  • 扫一扫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