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把汇率波动纳入日常的财务决策考虑因素,聚焦主业,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对主营业务以及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以实现预算达成、提升经营的可预测性以及管理投资风险等主营业务目标。金融机构要不断丰富避险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避险保值需求。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波动,弹性不断增强。这对各类市场主体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答好汇率风险管理的“考卷”,对企业尤其是国际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来说,已是稳健经营的必修课。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愈加明显。今年初至2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表现为明显的升值趋势;2月10日升值达到高点之后开始呈现贬值趋势,一直到3月31日迎来6.5713的低点,这区间总体为贬值;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表现为波动升值的趋势,这一趋势延续至5月,并在6月1日达到6.3572的高点。
面对汇率双向波动,有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较强,经营没有或很少受到影响,未来开拓国际业务的信心更足;有的企业则因汇率波动使经营利润受损,甚至损失较大。那么,企业该如何做好汇率风险管理?一个关键在于树立“风险中性”理念。这是因为,一方面,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汇率双向波动增强;另一方面,基于汇率“风险中性”的汇率风险管理有助于实现主营业务目标,偏离汇率“风险中性”的投机套利只会额外增加风险。
什么是汇率“风险中性”?通俗来讲,是指企业既不追求人民币升值,也不期待人民币贬值,无论汇率是升是降,都能正常看待,并且能审慎安排资产和负债的货币结构,避免外汇风险管理的“顺周期”和“裸奔”行为。同时,应合理管理汇率风险,以保持财务稳健和可持续为导向,而不应以套保的盈亏论英雄。
事实上,避险保值就像花钱买保险,是以一个比较小的成本来管理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损失。企业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信心,应把汇率波动纳入日常的财务决策考虑因素,聚焦主业,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对主营业务以及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以实现预算达成、提升经营的可预测性以及管理投资风险等主营业务目标。
企业管好汇率风险离不开银行的帮助,而汇率风险管理也是银行不应忽视的“大生意”。可能一些银行认为,与传统的信贷业务相比,外汇衍生品交易的专业性比较强,人员培训耗时长、投入多,积极性相对不高,这样一来,结果必然是银行对企业的专业化服务不充分。现在,很多银行都提出要建设国内一流甚至国际一流银行,如果不重视汇率风险管理等企业需求,就很难真正成为一流银行。
因此,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应积极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状态。企业要聚焦主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避免偏离“风险中性”的“炒汇”行为,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金融机构不仅不能帮助企业“炒汇”,自身也不宜“炒汇”,否则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还会造成汇率大起大落。金融机构要不断丰富避险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避险保值需求,进一步降低避险保值成本,与企业一道排除汇率波动的干扰,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薛海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