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了省政府《关于2021年度全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反馈报告》。报告反馈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并通报了今年以来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今年6月,我省PM_2.5浓度指标达有监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优,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优Ⅲ比例达到考核以来同期最好。
上半年多项生态环境指标进一步向好
报告显示,今年以来,省政府对21个重点生态环境项目实施挂牌督办,纵深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各级各部门沉着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及超出预期的突发因素,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6月,全省PM_2.5浓度20.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为有监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优。国考断面优Ⅲ比例91.9%,同比上升7.1个百分点,达到考核以来同期最好。
我省持续开展“对标进位”行动,对重点国控站点和国省考断面开展集中攻坚。推动实施2600项焦化等重点行业设施超低排放改造、3130项VOCs清洁原料源头替代项目,推进149个近岸海域污染物削减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淮河流域排污口排查整治。对全省4025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推动1757个土壤污染高风险遗留地块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任务,严厉打击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行为。上半年长江江苏段干流水质保持Ⅱ类,去年国家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的1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0个,开展入江支流治理以来,入江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64%以上。我省还修订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江苏省实施细则》,整治修复沿江岸线,着力破解“重化围江”难题,持续推进禁捕退捕,2.4万人实现了转产就业。
投资138亿元的新一轮太湖治理全面开展,将实施9大类239项治太重点工程。紧盯入湖排污口“最后一道闸门”,我省组织流域各地“一口一策”开展整治,目前已完成50%以上的整治任务。上半年,太湖湖体总磷浓度同比下降9.4%,蓝藻水华次数、最大面积、平均面积同比下降26.7%、52.5%、45.5%,湖体水质持续改善。
首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针对空气质量下滑严峻形势,我省通过约谈下滑严重地区政府负责同志,进一步压实责任。全省60%以上的生态环境执法力量投入夜间执法。
报告还显示,首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督察组进驻期间,我省全力以赴整改落实,曝光的3个典型案例取得明显进展,交办的3411件信访问题已办结2292件,阶段性办结1106件,责令整改1679家,立案处罚1370家,立案侦查12件、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2人,约谈99人,问责27人。
与此同时,我省生态环境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今年颁布并将于9月1日起施行,全国首个以生态文明教育命名的地方立法发布,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聚焦机动车废气治理、噪声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领域,加快相关立法进程。
2018—2022年百项生态环境地方标准制定任务圆满完成,累计出台地方标准101项。我省制定《关于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转化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推进生态环境损害电子化评估。上半年,全省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302件,赔偿金额394.08万元,总体保持全国前列。
生态环境保护软硬件建设取得新进展
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持续加强。今年以来,国土绿化行动和绿美村庄建设完成造林绿化15.37万亩,建成绿美村庄386个,分别占年度计划的76.9%、77.2%。连云港市、宿迁市成功申报了2022年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我省全面启动物种名录管理制度,印发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清单,为保护濒危物种、预防物种入侵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扩大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范围,全省物种数已达6903种,同比增加857种。长江江苏段生物物种资源密度显著回升,鱼类多样性开始恢复,江豚自然种群数量呈稳定增长态势。
我省出台全国首个省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启动实施909项重点项目,总投资约900亿元。通过印发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的实施意见,强化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管理,我省持续推动污水集中收集率每年提升5个百分点。上半年,已新改建城镇污水管网707公里,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14万吨/日。建成危废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累计接入产废或经营单位超5万家,转移危废30.9万批次,夯实治污攻坚基础保障。
在生态环境保护“软件”上,我省生态文明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已对23万家排污单位实施动态评价,通过“环保脸谱”“信用江苏”等平台实时发布。园区环境质量监测监控系统基本建成,园区3823家企业完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和数据联网工作,全省统一的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江苏省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也已建成。
(责任编辑:薛海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