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去美元化”浪潮在全球愈演愈烈。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公开场合表示,俄罗斯应致力于在全球范围以卢布出售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他认为,使用美元作为能源贸易中单一的定价货币正伤害着俄罗斯的经济。普京的倡议得到了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在内多个贸易伙伴的响应。业内人士指出,各国普遍希望摆脱美元一家独大的限制,希望国际货币尽快实现多元化。俄罗斯的做法表明全球贸易“去美元化”开始加速。
绑定美元加剧风险
“二战”以后,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全球基准货币。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单一货币体系弊端的暴露,大家逐渐体会到美元霸权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风险。
专家分析,金融危机后,美元大幅贬值让人们对其信赖度降低,其过于垄断和利用美元清算系统达到政治诉求的做法,也引起各国的不满。因盯住美元,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国际购买力与国内购买力相背离,加剧了全球贸易的不平衡。
从最近美国对巴黎银行开罚单事件,可以看出美元的霸道和各国的不满。据报道,由于违反美国禁止与伊朗、苏丹和古巴的制裁,巴黎银行向美国政府支付90亿美元和解金,并禁止清算某些以美元结算的大宗商品合约。对此,英国《金融时报》评论文章指出,美国开出天价罚单的底气来自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谁令美国厌恶,美国就可以将它从国际金融体系中断开。
“使用美元作为全球交易中的单一中介货币阻碍了自由贸易的形成,在全球市场中采购石油、食品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之前,很多国家被迫购买美元,即使这些交易实际上是在美国之外的国家之间进行的。”普京批评说。
普京在最近发表的声明中强调,继续使用美元作为一种全球标准,使得美国可以伤害全球范围内的任何国家,特别是在美联储一直通过量化宽松措施和无限制的印钞来压低美元币值的情况下。
甩开美元成贸易趋势
进入21世纪,全球开始正视过度美元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在贸易交易中逐渐甩开美元。2006年以来,部分拉美国家在贸易和融资等领域减少美元使用比例,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在区域建设、多边和双边货币协议中,开始“去美元化”。
近几年,俄罗斯在全球贸易中尝试“去美元化”,首先在与伊朗以及中国的石油交易中打破了强制使用美元的惯例。今年,俄第二大贷款机构VTB与中国银行签署以中俄各自本币付款的合作协议,避免在投资银行、银行间贷款、贸易融资、资本市场交易方面使用美元。最近,俄罗斯银行新闻处对俄塔社称,俄罗斯银行已和中国人民银行就本币的互换协议达成一致。
欧洲也加入了“去美元化”的行列。法国央行行长诺亚表示,法国企业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他国货币。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认为没有理由以美元支付石油款项。
金砖国家“去美元化”的行动表现在,双边贸易中使用双边货币;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未来贷款及应急救助将减少使用美元。
中国则通过与贸易伙伴互换货币“去美元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08年底至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规模约2.6万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今年,中国又与阿根廷续签,与瑞士新签了货币互换协议。
“去美元化”仍会加剧
未来全球“去美元化”浪潮仍会加剧。“任何一个货币都不可能保持垄断地位,美元地位相对会下降,而其他货币地位将增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预计,未来将形成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为主导,其他货币为补充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
不过,专家指出,美元在全球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不是那么容易被撼动的。宗良认为,一方面,企业和个人使用美元已经有了一种惯性,而且转换会带来成本。另一方面,美元清算系统非常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完善,这是其他货币所不能比的。
人民币如何在“去美元化”中抓住契机推进国际化进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微博)认为,要按照“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的取向,先逐步增加人民币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再使人民币逐步成为主要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投资币种,最后逐步成为储备货币。
(责任编辑:xie_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