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经贸新闻 >

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效应”将成为新整合力

时间:2014-04-06 17:57来源: 点击:0

中国(上海)自贸区,在30日于江苏盐城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第14次市长联席会议上成为“热词”。几乎每一个会员城市在发言中都提及了“抓住上海自贸区的创新机遇”的话题。

相关专家认为,目前长三角一体化正处于打造“升级版”的关键节点,“自贸区效应”能否成为新的整合动力,值得关注。

长三角功能有新要求

“以前要求拿出硬实力,现在更要在软实力上为服务全国作出贡献。”针对长三角在全国的辐射功能新定位,上海市政府人士这样认为。

区域发展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去年国家提出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及长江新经济支撑带等带状经济发展思路,目的是继续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沿海、沿江、沿边的区域轴线开发,带动更大范围内的腹地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占据了众多轴线的枢纽位置,国家对其辐射服务全国的功能势必会提出新要求。

据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提供的统计数据,去年长三角30个城市的GDP总量已超10万亿元大关,占到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现在国家对长三角的要求,更多的是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科学发展的先行者,创造一种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区域专家程建新认为。

在上海创设自贸试验区,成为这种“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创新的突破口。此外,长三角其他城市也承接了国家改革开放重要政策的试点、试验和示范任务,其中包括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等。制度创新和改革,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结合。

  “虹吸效应”还是“溢出效应”?

在上海设立自贸区,难免有人会提出疑问:对长三角周边城市会否产生“虹吸效应”?在此次城市峰会上,大部分人士都认为,就算有“虹吸效应”,也只是一时的;而“溢出效应”却是长期的。

像苏州这样的长三角城市,认识已经十分清晰:毋庸讳言,在上海自贸区建设初期,有可能会对周边城市带来一定的冲击,特别是自贸区在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上具有明显优势,与周边的金融环境将形成较大落差。但是长远来看,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可复制可推广”功能,将直接辐射长三角整个区域,给长三角城市群带来新动力,包括制造业将出现新的“溢出效应”、差别化金融服务有望加快发展、港口航运业配套发展将带来新契机。“在功能及机制的对接上,有太多的文章好做。”苏州市政府人士说。

在今年的长三角城市峰会上,确立了最新的区域一体化推进方向,“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共推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共享国家战略新红利”。协调会人士说,长三角城市应主动对接,合作支持自贸区建设,争取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尽快在长三角有条件地复制推广。并充分利用临近自贸区的区位优势,使长三角地区率先成为上海自贸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直接受益者,在更高层次上借力发展。

  如何完善区域议事制度?

经过多轮“扩容”,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平台上的成员城市已从15个增加到30个。打造区域一体化升级版,内在合作机制将势必会“与时俱进”。此次,上海在区域内率先建议,完善“民主平等+高效”议事制度。

据长三角城市协调会人士的回顾,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城市间的合作率先进入务实阶段,每年都有实质性的专题推进。在这些专题的确立中,首先寻找“最大共识度”,然后在实施过程中,不强求“齐步走”,而是允许“分步走、跟进走”。这里面就体现了民主平等与高效的结合。下一步,“自贸区效应”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扩展长三角城市群的合作空间,“民主平等+高效”的区域议事机制将成为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据了解,在区域“同城化”效应越来越强的背景下,长三角城市间已逐步形成一些新的共识,将更有效地打破区划分割,深化探索统一市场环境的建立,搭建更多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创造更多的外部软环境,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能够自由有序地流动。与此同时,提升区域生活的安全度、便利度和品质,细化城市之间在环保、食品安全、流动人口管理及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机制,既能信息共享,又能制度对接,更要行动配合。


(责任编辑:xie_hua)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 版权所有: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Copyright ©2019 jswqx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协会地址:南京市中华路50号国贸大厦29楼 邮编:210001 传真:025-52323761 邮箱:js_wzxh@163.com
  •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14010449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614号

  • 扫一扫关注我